点燃鞭炮的小男孩

 

 

 

我们都去过动物园,或许都曾看到被驯化的、已经失去了野性的大象,你是否疑惑过“力大无穷的大象为什么会被一根小小的铁链,绑在一个并不太大的树桩上,大象为什么不挣脱去获得自由?”

 

因为当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,就开始被这样绑在树桩边,那个时候的小象为了自由,会不断努力去挣脱铁链和树桩对自己的束缚,在经过多次尝试失败之后,小象最终放弃了,并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形成「自己是不可能挣脱铁链」的结论。

 

于是,尽管等到小象长成了大象,已经有足够的力气去挣脱铁链和树桩的束缚时,大象仍然认为自己是挣脱不了的。这种现象,在心理学领域被称为「习得性无助」。

 

习得性无助

习得性无助,是1967 年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,他 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到,当动物反复遭受无法控制的刺激时, 它们就会放弃对控制的努力,表现出无助和绝望的情绪和行为。

 

后来扩展到人类身上,指的是一个人在遭遇多次失败和 挫折后,逐渐消极,甚至放弃努力,并且认为自己无法改变 自己的处境,产生了无助和绝望的情绪和行为。 这种无助感不是先天的,而是人类在生活经验中后天习得的 一种无力感。

 

当一个人过去的经历中,经历了太多的失败之后,就容易不 可控制地将失败结果进行消极归因,归因于自己的智力、能力等等,自我评价降低,无助感也因此产生。

 

在自己的潜意 识中认为“不可能的”、“那没办法”、“我做不到”等等,即使ta 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能力或潜能,ta 也仍然认为自己做不到。

 

根源何在

  1. 学业不良状态的长期积淀:如果一个人经常失败,长期 处于学业不良状态,很久没有体验到成功的快乐,就容 易认为自己“哪哪都不行”,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情绪。
  2. 不恰当的评价方式:如果一个人受到的评价方式不恰 当,比如经常被贬低、被否定、被轻视,也容易产生习 得性无助的情绪。
  3. 不正确的归因:如果一个人过于苛求己身,把每一次的 失败或挫折,都归因于自身的智力或能力不足,也容易 产生习得性无助的情绪。
  4. 4. 特殊的生活体验:比如家道中落、天灾人祸,或服用药物,也会造成心理困境。

 

在诸多造成习得无助感的成因当中,最显而易见、可预测的是大环境的改变,如战争、饥荒、旱灾都会造成一个人出现 习得无助感。例如心理学家曾研究二次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的集中营幸存者,发现他们开始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。现代 社会中容易造成习得无助感的环境则有:精神病院、孤儿院 或是安宁疗养机构。

 

当人类得到习得无助感时,他们通常会从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:

  1. 个人(Personal):他们也许会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, 换句话说,倾向于针对问题来内化自己。
  2. 普及(Pervasive):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影响了生活中每个层面。
  3. 永恒(Permanent):他们也许会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 改变的。

 

上述这三点看问题的角度,通常被称为「3Ps」,这三个论 点同时也帮助了具有习得无助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。

 

不过有的时候,当面临巨大的危机时,人类也有可能自 动走出习得无助感的枷锁。在著名小说《歌门鬼城》 (Gormenghast)中的主角泰特斯·格兰(Titus Groan) 原先是一位消极处世的贵族,但当家园有难,就马上转变成 积极学习应战的态度,当危机解除,则又回来原先消极处世 的情境。

 

后续

 

大象的故事其实还有后续……终于某一天,有一个小男孩发 现了这只大象。

 

小男孩出于好奇和好玩,找来了一串鞭炮,绑在了大象的尾巴上并点燃了鞭炮。大象受到了惊吓、狂奔起来,铁链被大象轻松的就挣脱了,大象也凭着小时候的记忆跑回了森林、重获自由!

 

可是,大象回到记忆中熟悉的森林没多久,似乎有点不太习惯了,又自觉的回到了动物园……

 

于是,小男孩再次在大象的尾巴上点燃鞭炮,大象也再次的回到了森林。这样来回了好多次之后,终于,大象不再离开森林了,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和自由!其实,我们很多人也一直都是活在自己的“习性”当中,所谓“人在江湖、身不由己”,或者自己被“体制化”了却不自知(要了解体制化的概念,可参照电影《肖申克的救赎》),直到自己不断地被唤醒。

 

教练就是那个不断点鞭炮的小男孩,在长期陪伴的过程中,不断地去唤醒……

创建时间:2024-11-01 09:38
浏览量:0

助力改变

成就高绩效活力组织

  • 回到顶部
  • 88888888
  • QQ客服
  • 微信二维码